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第二回合
中美贸易摩擦第二回合的较量已经开始。
2018年4月3日,美国发布了依据“301调查”结果建议征收1300个中国产品关税的清单,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医药和机械等行业,总规模大约500亿美元。美国贸易代表建议对清单上的中国产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以弥补美国遭受的科技损失。
中国迅速进行了反击。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
当日,中国还就美国对华301调查项下征税建议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起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
谈判大门敞开
此前,中美双方已拳来脚往了一番。
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
中国还在3月26日根据《保障措施协定》在世贸组织向美方提出贸易补偿磋商请求,但美方拒绝答复。鉴于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可能,3月29日,中方向世贸组织通报了中止减让清单,决定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对中方造成的利益损失。
4月2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7类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并于当天开始生效。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熊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的时点应该是3月23日商务部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中国回击美国301调查才是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的标志。中国本身并不想打贸易战,但中国也不怕打贸易战。”
相对于国内专家,在4月4日举行的国新办媒体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和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的措辞都更为谨慎。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回答外媒提问时指出,在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之初,中美贸易额只有25亿美元,到了2017年度,中美贸易额达到了5800亿美元,增长了232倍。这么快的经济关系的发展,这么大的贸易额度,难免有贸易摩擦。贸易摩擦,我们历来强调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通过政策沟通磋商加以解决,要按照WTO的规则加以解决,这是作为WTO重要成员的中美两国都应该遵守的一个原则。
对于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我们的这些做法是被迫采取的,我们的做法是克制的。”
王受文还指出,“中方不愿意打‘贸易战’,因为在‘贸易战’中没有赢家。但是我们也不怕打‘贸易战’,如果有人坚持要打‘贸易战’,我们奉陪到底。”
“中方一贯的立场是,谈判、磋商解决问题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如果美方愿意谈,我们愿意在平等磋商、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磋商,解决分歧。” 王受文强调。
而当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推特上发布消息称,“我们并没有在跟中国打贸易战”。
剑指《中国制造2025》
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建议清单,其实早在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责成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15天内制定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具体方案。
所谓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
此建议公布后,将有60天的公示磋商期,到期将公布对华301调查最终制裁清单。美国公众可于5月11日之前向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清单内容和税率提交书面意见。此外,301调查委员会将于5月15日就清单内容举行听证会,并在5月22日之前再次接受公众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公告中称,“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强制美国企业将高科技技术和知识专利转移给中国国内的企业。中国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在未来的经济领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份清单制定的出发点,就是要打击中国的制造业,并尽量减小对美国经济的伤害。”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在2015年公布的文件,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王受文在吹风会上指出,“中国制造2025”符合中国在世贸框架下的义务。“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是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一些战略指引,提供一些信息指导。“中国制造2025”倡议是透明的,是开放的,也是非歧视的,不仅仅中国的企业可以参加,外国的企业也可以参加,不只是国有企业可以参加,民营企业也可以参加,所以也欢迎美资企业参加“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
王受文强调,“中国制造2025”有一些指标,这些指标是预测性的,是指导性的,并不是强制性的任务。实际上,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指导性指标、指导性的规划。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曾制定了一个国家基础设施计划,将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和这相类似。在奥巴马政府期间,奥巴马政府也制定了一个“出口倍增”计划,宣布在五年之内出口翻番。欧盟也有“工业复兴”计划。
熊园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拟加征关税中国商品建议清单主要涉及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很大程度上剑指中国未来准备大力发展的高端制造业,从战略上牵制中国和遏制中国崛起才是美国真正的目的。”
扭转贸易失衡需美配合
除了忌惮“中国制造2025”规划外,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的另一大借口是中美贸易逆差巨大。
对此,王受文在吹风会上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减少1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这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王受文称,贸易顺差逆差是市场力量决定的,是由美国整体经济政策、经济结构来决定的,中方一家是减不了顺差的。贸易顺差或者逆差只有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逐步缓解,确定任何一个绝对的数字,人为的政府干预,实践中行不通,理论上也不可行。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席教授魏尚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也表示 :“中国贸易盈余和美国贸易赤字最终反映的是两国分别的储蓄与投资失衡。两国政府正在考虑的诸多非市场的‘贸易措施’或许会让双边贸易失衡下降,但同时也会使他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失衡加大。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解决方法将令两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甚至企业蒙受损失。中国提高居民消费、美国提高国内储蓄才是更可持续、更有益的方向。”
王受文指出,中美贸易出现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自我限制,不向中国出口,出口就少了,因此就有逆差。如美国的高科技行业。希望美方能够放松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贸易顺差或者逆差只有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逐步缓解。
直击特朗普票仓
在中国两个回合的反制清单中,农产品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美国人其实也心中有数。在此之前,彭博就曾预计,由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中国或将对美国大豆和猪肉等大宗商品征收关税,并且一些在美国农村腹地种植的农产品,如棉花、苜蓿、高粱等也在考虑之列。
在第二回合的反制清单中,中国祭出了大豆、棉花等杀手锏。
在中美的农产品贸易中,大豆和棉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美国出口的62%大豆、14%棉花均销往中国,中国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国、棉花第二大出口国。
《华尔街日报》一篇社论文章指出,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售124亿美元的大豆,一旦爆发贸易战,有可能被巴西取代。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中国以关税回应美国的关税制裁,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可能暴跌71%。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海斯多费尔表示,如今美国农业收入与2013年相比已严重下降,正处在艰难复苏时期。特朗普政府将矛头对准美国大豆业最大贸易伙伴,令人“极度沮丧”。在改变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方面,美国农业大有可为,因为预计未来10年中国会大量增加大豆进口。“我们应该探讨如何采取行动扩大对华出口,而不是冒险失去这一重要市场”。
朱光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美国2017年向中国出口的大豆是3285.4万吨,占中国整个进口的34.39%,出口量太大,中国种植大豆的农民向相关协会提出了诉求,美国政府方面的补贴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种植大豆农民的利益,中国政府要尊重中国农民的要求,尊重中国大豆协会的政策诉求。所以大豆就作为了这次我们反制的一个选项。但目前这些产品目录都还没有生效,现在是谈判合作的时间。
在中国国务院4月2日正式公布的反制清单中也包括了猪肉及制品等农产品。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2017年向中国出口约30.9万吨猪肉,占据美国猪肉出口总量的1/5。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两年中国猪肉价格高。而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相对成熟,成本较低,与中国价差明显。另外,双汇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全部股份,也使最近几年猪肉进口量增速明显。2016年,中国生猪价格创历史新高,美国很多生猪养殖企业根据中国市场需求扩大了产能。”
“今年整个国内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生猪价格也处于周期低谷,因此对美国进口猪肉的需求不大。”冯永辉表示,“尽管美国对中国出口猪肉总量逐年增加,但我国进口猪肉的主要来源地是欧盟国家,美国猪肉不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贸易战开打对中国猪肉供应影响不大,填补美国这部分缺口没有困难。但这会对美国猪肉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原先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欧盟国家抢走,养猪企业面临产能过剩进而亏损的局面。”
“美国养猪农场主密集的州是中部的几个农业大州,这些都是特朗普的票仓,反制清单瞄准农产品将对特朗普的选票产生影响。”冯永辉说。
记者通过查阅美国农业部数据发现,美国前十大大豆出口州中有8个是支持特朗普的。熊园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农业州是特朗普竞选的重要票仓,中期选举即将到来,所以短期内农产品贸易是中国打击的重点。